西藏是世界上湖泊最多最集中的地區之一,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不僅潤澤著整個高原,也是高原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。
行游阿里小北線(拉薩-山南-日喀則-阿里措勤-那曲-拉薩),是和眾多的湖泊邂逅的旅程,這些滴在高原上的“眼淚”,冰清玉潔,晶瑩剔透,風姿各異,每一個都有自己的風情。
山南·羊卓雍措
羊卓雍錯是高原堰塞湖,大約億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,它的形狀很不規則,湖岸曲折蜿蜒。羊卓雍措的美在于湖水的色彩,碧藍的湖水總能給你帶來視覺的沖擊。隨著天氣和光線的照射而變化,深藍、淺藍、孔雀藍,變幻莫測。
日喀則·強寧措
繼續往江孜縣方向,在到達卡若拉冰川之前,在一片冰川之下有兩個小湖,有很多游客在這里駐足觀賞。
日喀則·浪措
公路貼著浪措而行。大部分游人可能會因為天氣好而駐足停留片刻,多數則是呼嘯而過。
俯瞰浪措,綠色和藍色的兩種色彩沖撞在一起,如調色盤一樣,讓人驚嘆。
日喀則·打加措
從日喀則往措勤,會經過好幾個措。打加芒措、打加措,最后是相連在一起的——嘎榮措和帕茹措。
天氣陰沉,達加措的湖面,被狂風吹起來的紋理如同絲線一般。
措勤·扎日南木措
扎日南木措,在阿里措勤縣境內,是西藏第三大湖泊。措勤 ,藏語意為“ 大湖 ”,也是因“扎日南木錯”大咸水湖而得名。從遠遠望見扎日南木措,到切切實實立于湖邊,藍得不真實的色彩,好似不該出現在凡間,無以言表的奇妙。
扎日南木措不僅有絕美的自然風光,周圍散布的大片濕地與牧場,也是藏羚羊、藏野驢等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。
天色如洗,眼前的扎日南木措藍得清澈、透亮;湛藍蒼穹之上點綴著朵朵白云,形態各異。站立湖畔,心如止水。離開時再一次回望,扎日南木措散發著安寧神秘的幽藍之光,湖面平滑如鏡,亙古延續至今,見證千年的風雨歲月,仍能澄澈如初,如琥珀般清亮。
那曲·當惹雍措
當惹雍措的顏色變幻萬千,當遠處烏云籠罩,湖泊幽深,像一塊黑色的玉石。晴朗的天氣,湖面會反射天穹的光,成了天空的倒影。順著沿湖公路前行,航拍下的當惹雍措藍如大海。
在住宿的旅店陽臺,可以看到遠方一排與湖泊交相輝映的雪山,這是達果雪山。
雪山位于湖泊南側,由七座山峰構成,山體為黑色,頂端常年積雪,山湖相對,在夕陽的照耀下,金色的雪峰特別震撼。
那曲·當窮措
當窮措與當惹雍措原本是在同一個湖盆之內,湖水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。
當窮措的水色碧綠如翡翠。來到湖畔,天空下起了雨,遠處的雪山在云霧籠罩下若隱若現。
那曲·達則措
從尼瑪縣出發,第一個遇見的是達則措。
達則措湖水清澈湛藍,湖心處透明度達7.2米。
航拍下的達則措如翡翠一般,湖岸水源流動過的地方,形成一條條大地紋理。
那曲·吳如措
吳如措面積近400平方公里,從空中或地圖上看,吳如措的形狀猶如老鷹收翅俯沖啄食一般,故而藏語意為“老鷹湖”。
然而當你站在她面前,她卻那么地溫柔恬靜、光彩照人!
那曲·恰規措
恰規措,面積120平方公里,位于那曲市申扎縣北面,317國道旁,與西藏第一大湖色林措僅一路之隔。來到湖邊,可以看到很多鸊鷉在湖面筑巢。
那曲·色林錯
色林錯,西藏第一大湖泊,并且仍在不斷地擴大之中。
湖畔牛羊成群,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在周邊,湖面浩瀚如海,高原的朔風蕩起波瀾,一排排的浪花推向岸邊。
湖水深遂、剔透,鏡頭下的色林錯,宛如一顆鑲嵌在高原之上的“海藍之心”。
那曲·錯鄂湖
錯鄂被稱為色林錯的衛星湖,與色林錯一路之隔。
湖水面積約244平方公里,湖水按礦化度分類為微咸的淡水湖,湖內水生植物在各鳥島周圍生長茂盛,魚類資源豐富。
那曲·納木錯
在藏語中,“納木錯”是“天湖”之意。
“天湖”納木錯色彩變幻,似乎在窮盡一切的“藍”色:蔚藍、天藍、淺藍、瓦藍、湖藍、湛藍、碧藍、靛藍……
一個又一個的湖泊,一次又一次的驚艷。
這些或盛名在外,或默默無聞的湖泊,和途中邂逅的藏羚羊、黃羊等高原精靈一道,成為記憶中閃亮的瞬間,讓我欲罷不能,一次次地走上高原,與它們相遇。
(圖文作者:托尼star)